学前班庆元旦活动方案
元旦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下面小编整理了学前班庆元旦活动方案,欢迎阅读! 学前班庆元旦活动方案一元旦到了,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孩子们又大了一岁。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这将是他们在幼儿园度过的最后一个新年,老师们要为幼儿精心准备一份新年贺礼——迎新年亲子活动,给幼儿留下美好的新年回忆。 活动目标: 1、加强家庭和幼儿园的联系,增进孩子、老师、家长和同伴之间的感情,在活动中体验新年的快乐。 2、在娱乐中能充分体验老师、家长和同伴的爱,能在同伴和家长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各种奖品,最好有一些糖果。 活动时间:星期六下午二点开始。 活动地点:三楼音乐厅。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以简单的几句话引出:过几天就是元旦了,小朋友又要长大一岁了,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来庆祝,希望小朋友和各位家长积极的参加。 二、亲子游戏 (1)袋鼠妈妈 准备:布袋,海洋球。 目的;培养投掷能力和合作能力,活跃气氛 玩法:家长扮袋鼠妈妈套在一只大口袋里,孩子扮小袋鼠往妈妈的大口袋里仍果子(海洋球),看看谁仍得多,那组就胜利得奖品。 (2)踩气球 准备:各种已经吹好的气球。 目的:培养灵活性和敏捷性。 玩法:把气球系在各人的小腿的根部,互相踩对方的气球,在三——五分钟内以腿上的气球数多的为胜。 (3)贴五官 准备:正面是大人的脸,背面是娃娃脸,准备四到六张。 目的:进一步明确五官的正确位置,能听了指令进活动。 玩法:先是孩子贴五官,大人举脸谱用话指挥孩子进行贴五官的活动;再换孩子举脸谱,大人贴五官。 (4)二人三足 准备:绳子 目的:培养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玩法;用绳子系在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腿上,比那一对先走到终点。 (5)抬新娘 目的:培养三人的合作能力。 玩法:两个家长双手交叉托起孩子,快速地向前走,拿到奖品往后走,在一分钟内看谁拿到的奖品多为胜。 在活动的过程中穿插班级准备的文艺节目,有表演唱,诗歌朗诵等活动。 三、活动尾声 1、放《新年好》的音乐,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唱歌,结束活动。 2、在活动结束时可以放《秧歌舞》的乐曲,大家共同活动。 学前班庆元旦活动方案二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临了,幼儿对节日的到来非常的高兴,但是幼儿对于元旦的来意并不是很清楚。我们希望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元旦的来意,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用自己制作的作品装饰我们的幼儿园和活动室,体会节日的愉快气氛。 活动形式: 庆元旦、迎新年“我是巧巧手”幼儿手工活动 活动宗旨:我参与、我动手、我快乐、我们都是巧巧手 活动目的: 1、通过创设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幼儿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心情,增进同伴间的感情; 2、通过开展该活动使幼儿进一步认识、了解元旦,感受节日的愉快气氛; 3、通过制作方案的设计、实施,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增进家园关系和谐。 活动时间: 2023年12月31日上午9:10开始 活动准备: 1、场地环境的布置; 2、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元旦(知道元旦的意义和来历) 元旦,也被称为“新年”或“新历年”,是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 元旦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元旦均为法定假日;中国大陆及台湾均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习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汉语“元旦”含义:“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时间,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 历史上,中国各个朝代对“元旦”说法不一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公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自此我国的每年1月1日就成我们家喻户晓的新年“元旦”节日。 二、迎接元旦暨“我是巧巧手”幼儿手工活动 1、幼儿绘画:年年有鱼 2、幼儿剪纸:美丽的窗花 3、幼儿制作贺卡并互赠(说一句祝福的话) 4、展示幼儿作品(布置活动室) 三、欢庆元旦 学前班庆元旦活动方案下载地址(word版本):学前班庆元旦活动方案.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