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
2025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5篇 工作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5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5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篇1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三、[理解记忆]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 2、社会因素(人口和城市) 3、经济因素(主导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4、技术因素(作保障)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 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 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 1、铁路网(文科要求) 五横: 京包—包兰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滨洲—滨 南昆 七纵 京沪 京九 京哈 京广 焦枝—枝柳 宝成—成昆 兰青—青藏 2、修建铁路的意义作用: 政治战略意义——(1)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2)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 经济意义——(1)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完善交通铁路网 四、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网(2)以自行车代步出行(3)禁止大货车进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2025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篇2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记忆] 时期 人类思想 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社会 利用自然 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 工业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新技术革命 人类谋求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理解记忆]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记忆](1)资源短缺(2)生态破坏(3)环境污染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 3、环境问题的分布:[记忆]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三、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防治:[理解记忆]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课本图) (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必然性:[记忆] 1)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2、途径——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记忆]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1)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所采取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3、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食品市场应采取什么措施前景才会更广阔?:(1)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扶持(2)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产品价格(3)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健康观念、消费观念,促进绿色食品的发展 2025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篇3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2025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篇4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2025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篇5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 2、政治因素 3、军事因素 4、宗教因素 5、科技因素 6、旅游因素 2025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下载地址(word版本):2025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doc |